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支持开展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研究项目的通知
进行中
已截止
评价体系;核心课程;自动识别;机制研究;信息技术;教育;网络构建;覆盖度;能力评价;质量评价体系;团队管理;协同工作机制;培训模式;建设与应用;课题研究;人才培养质量;双师型;督导检查;方法路径;公共领域
+
基本情况
发布机构
教育部
订阅
+
文 号
课题方向
评价体系;核心课程;自动识别;机制研究;信息技术;教育;网络构建;覆盖度;能力评价;质量评价体系;团队管理;协同工作机制;培训模式;建设与应用;课题研究;人才培养质量;双师型;督导检查;方法路径;公共领域
资助力度
*
资助范围
全国
截止时间
*
公告原文
注:本文来自第三方网站,详情以官方文件为准 ;文字由OCR软件自动识别形成,或存在识别错误之处,还请见谅。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为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的通知》(教师函[2019]4号),深入推进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决定于近期启动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国家级职教团队)课题研究项目。现将申报指南(见附件1)印发你们,请认真学习并组织申报。
申报单位要按照申报指南要求,结合团队协作共同体(分组见附件2)建设进行课题申报。共同体成员单位要加强沟通,充分考虑课题研究质量和研究方向的覆盖度,结合自身实际,如实填写课题申请书(见附件3)。位应于2021年10月29日前,通过“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管理系统”(网址:http://39.105.118.238:9090/)课题申报通道,完成申请书填报,并将申请书纸质版1份寄送至项目秘书处,逾期不再受理。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项目秘书处刘冬,0311—80787930,13739743000;邓一平,0311—80787937,15032637611;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南二环东路20号河北师范大学职技楼A101室。“管理系统”技术支持朱晓晖,010—57010738、18910690432。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孙晓虎,010—66097715。
请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速将本通知转发至行政区域内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培育)建设院校等相关单位。
附件:1.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研究项目申报指南
2.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共同体成员单位
3.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研究项目申请书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
2021年9月30日
附件1
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研究项目申报指南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打造一批高水平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国家级职教团队),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搭建协作共同体建设平台,加强实践探索,推动理论创新,把握教育规律,总结成功经验,形成共研共建成果,示范引领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
二、课题性质与管理
本项目属于教育部专项课题,主要面向立项(培育)建设的第二批国家级职教团队设立。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项目统筹指导,国家级职教团队建设项目秘书处(以下简称项目秘书处)负责组织管理和过程监督。
三、课题分类和选题方向
课题分为专业领域课题和公共领域课题。
(一)专业领域课题。作为职业院校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模块化教学模式、探索新教法的重要内容,主要围绕团队建设的基础性、综合性、系统性问题进行研究,重点解决团队建设过程中,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通衔接、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专业问题。分为重点课题和若干一般课题,每个重点课题设置若干子课题(视为一般课题)。
1.重点课题。课题名称:新时代职业院校***专业领域团队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主要研究内容:创新团队协作共同体建设、创新团队建设的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人才培养方案、对接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团队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和方法、新形态教材开发、创新团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
2.重点课题的子课题。研究方向:①***专业(群)创新团队建设的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②***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③***专业(群)对接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④***专业(群)团队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和方法;⑤***专业(群)新形态教材开发;⑥***专业(群)创新团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3.一般课题。研究方向:①***专业(群)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方法与路径研究;②***专业(群)“双元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研究;③***专业(群)“1+X证书”制度探索与实践研究;④***专业(群)团队教师企业实践;⑤***专业(群)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研究;⑥***专业(群)创新团队建设成果推广与应用研究。
(二)公共领域课题。主要围绕国家级职教团队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共性问题进行研究。研究方向:1.职业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研究;2.职教师资培养体系研究;3.职教教师培训模式研究;4.“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研究;5.职业院校教师能力评价体系开发设计研究;6.校企共建“双师”素质教师团队方法与路径研究;7.全国各级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网络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8.构建各级职教创新团队衔接网络,引领职教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方法路径研究。
四、课题数量
专业领域重点课题,原则上每个协作共同体1个;子课题根据各协作共同体内团队申报情况,综合考虑课题申报质量和课题研究方向的覆盖广度,择优遴选若干;一般课题,每个协作共同体1—2个;公共领域课题,各研究方向1个。
五、预期成果
(一)专业领域课题。由课题承担单位牵头,团队建设协作共同体成员协作完成,课题研究成果作为国家级职教团队评估验收的重要内容。重点课题,应完成涵盖衔接各子课题内容的课题总报告和体系化研究成果,具体包括:校企共同研究制定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符合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的专业课程标准、相关专业能力模块化课程设置方案、校企双元开发的模块化核心课程和相匹配的新形态教材建设成果、相关专业模块化教学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应用成果等,其他形式的教学模式改革成果不作统一要求。子课题,应根据重点课题承担单位任务要求,聚焦研究方向,深入本协作共同体成员单位调研,积极吸收总结相关教改经验做法,完成课题研究报告,提炼形成可复制、可应用、可推广的相关物化成果。一般课题,要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和相关物化成果。鼓励其与协作共同体成员单位共研、共建。
(二)公共领域课题。课题承担单位应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应用实践论证报告,并发表高水平论文或出版相关著作,其他形式的成果根据选题情况自定,不作统一要求。
专业领域课题结项时间与团队考核验收同步,公共领域课题结项时间原则上为1年。
六、课题申报
(一)专业领域课题。限立项建设的第二批国家级职教团队申报。每个团队均要申报1-2项。其中一项必须为重点课题的子课题。申报人应是团队负责人或校领导,每个申报单位要联合不少于1家合作企业申报。申报单位要按照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聚焦团队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能力提升、课程体系重构、团队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创新、团队建设经验成果总结推广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结合自身研究优势确定选题方向。
(二)公共领域课题。第二批国家级职教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国家级基地),以及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均可组织申报。申报人原则上应具备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在职业教育研究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实践经验,每个单位限报1项课题。申报要联合行业企业、国家级基地、职业院校共同申报,合作院校原则上不少于3家,合作企业不少于1家。
课题申报单位要注重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建立产教融合、水平领先、优势互补的高层次研究团队,保证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工作。
已参加首批国家级职教团队相关专业领域课题研究项目的单位和个人,要抓紧完成首批课题研究,暂不参与此次相关专业领域课题申报。
七、经费安排
专业领域课题,重点课题经费每项不超过20万元,子课题经费每项不超过8万元,一般课题经费每项不超过5万元,经费统一拨付至各专业领域团队建设协作共同体牵头单位,由其将子课题、一般课题研究经费拨付相关单位。公共领域课题,每项不超过5万,经费拨付课题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应科学合理编制经费预算,严格经费使用。团队所在学校应加强经费使用监管,提高经费使用效益,鼓励各地、各校给予配套科研经费支持。
八、其他事宜
专业领域重点课题承担团队所在院校,为该专业领域协作共同体建设的牵头单位,负责共同体建设的筹划设计、组织协调、进程督导。牵头制定共同体建设方案,明确成员单位责任分工,签订合作协议,确定校企、校际协同工作机制,通过线上线下定期研讨交流、人员互派、经验总结等,不断深化交流合作与资源共享。共同体成员单位应积极配合,共同完成建设任务。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将采取随机抽查、现地调研、专家视导、线上答辩等多种方式进行督导检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