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21年度全国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申报的通知
进行中
已截止
农村学校;评价体系;医学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者;艺术教育;混合所有制;教育体系;战略研究;未来学;政策研究;教育环境;劳动教育;大教育;教育科学研究;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生教育;青少年心理;高等教育
+
基本情况
发布机构
全国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评审办公室
订阅
+
文 号
教科研课题【2021】1号
课题方向
农村学校;评价体系;医学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者;艺术教育;混合所有制;教育体系;战略研究;未来学;政策研究;教育环境;劳动教育;大教育;教育科学研究;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生教育;青少年心理;高等教育
资助力度
*
资助范围
全国
截止时间
*
公告原文
有关单位、有关院校:
为鼓励广大教育工作者围绕教育研究领域开展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探索,积极关注教育实践中的现实性、应用性问题,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的教育科学研究,全国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评审办公室组织开展2021年度全国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申报类别
本项目设立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和劳动教育专项课题、学校艺术科研专项课题。
二、申报条件
(一)申报人为教育工作者、教育科研行政部门管理者及校外教育从事青少年课外艺术教育工作(教育体制内)的相关人员。
(二)申报项目的预期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或者论文均可。
(三)同一申报主持人在本年度只能申报一项本研究项目,项目组成员可参与两项研究项目。
三、选题要求
(一)项目分为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和专项课题三类。其中,重点课题指选题意义重大、有重要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的研究项目;一般课题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的研究项目;学校艺术科研专项旨在引导和培育优秀青年艺术教师和艺术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科研,项目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应用价值。 劳动教育专项立足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学实际,面向学生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以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系统研究和探索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面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二)申报者可根据《2021年度项目指南》,附件1)进行选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另选题目。项目指南所列只是对研究内容和方向的提示,申报人可根据自己的研究特长自行拟定研究题目。申报人尽量不要使
用指南中提示的研究方向作为标题,以避免申报题目的集中与重复。
(三)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予受理:
(1)申报人不是项目主持人或不承担实质性研究任务的;
(2)凡在近三年内未按时完成全国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的主持人,将不得参与本年度项目的申报 。
三、项目管理
(一)本年度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及专项课题均自筹经费。
(二)本年度项目研究周期为1年,特殊情况经我办审核同意后可适当延长,但原则上不超过2年。
(三)申报人应如实填写申报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查实,5年内不得申报,立项课题给予撤项。
(四)申报项目应先经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同意,原则由工作单位统一申报。单位不统一组织申报的,需经单位同意,个人提交申报材料。
四、申报时间
本年度项目受理申报截止时间为2021年11月20日。
五、申报程序
(一)填写《全国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申报书》、《全国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申报汇总表》;
(二)报送纸质版材料:申报书(一式二份)、汇总表(一式一份)加盖单位公章或科研管理部门章;
(三)报送上述材料电子版,发送gov_gov@126.com邮箱。
六、联系办法
申报受理期间,如需了解、咨询有关情况,请与北京稼轩教育科技研究院联系。联系电话:010-64441691;联系人:裴老师15313890169。
申报纸质材料邮寄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63号恒大帝景写字楼909办公室(北京稼轩教育科技研究院驻济南办事处);联系电话:0531-66669765,联系人:蒋老师。
附件下载
1.全国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申报指南
2.全国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申报书
3.全国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申报汇总表
4.全国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申报通知下载
2021年9月22日
2021年度全国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选题指南
一、重点课题、一般课题
1.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实施路径研究
2.中国特色现代教育学体系发展与创新研究
3.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4.新格局下我国高等教育供需预测与结构调整研究
5.乡村振兴和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6.未来学校组织形态与制度重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7.我国义务教育学业负担综合治理研究
8.以教育新基建支撑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9.新发展阶段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研究
10.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11.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
12.新时代教育公平的重点问题与政策体系研究
13.线上与线下教育融合难点与突破路径研究
14.家校协同视域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及干预机制研究
15.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产业需求对接研究
二、劳动教育专项
1.新时代劳动教育基本理论与国际比较研究
2.新时代劳动教育支撑保证能力与组织实施研究
3.家、校、社区融合的劳动教育路径与策略
4.劳动教育实施方式与模式创新
5.劳动教育教学评价
6.区域(校本)特色劳动教育课程创新与实施
7.基地与学校融合的劳动教育路径与策略;
8.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产学研政策研究
9.新时代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研究
10.新时代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关系研究
11.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及教材开发研究
12.新时代劳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13.新时代劳动教育质量评估研究
14.新时代劳动教育地方性标准研究
15.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研究
三、学校艺术科研专项
1.构架以审美和人文素养 为核心的美育课程体系
2.探索建立科学系统的学校美育评价体系
3.艺术教学质量与学生艺术课程成绩的评价标准研究
4.建立社会艺术场馆、专业院团与学校艺术教育有效结合
4..美育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渗透研究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美育
6.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学校建设
7.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8.艺术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创新研究;
9.艺术课程模式和教学风格研究;
10、中小学校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建设研究
11.学生课外艺术实践活动与展演机制研究
12.艺术类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模式研究。
13.学生艺术团的发展研究
14.高等学校高水平艺术团队可持续发展研究;
15.学生艺术素养现状及评价方式的研究;
16..提高学生人文艺术素养方式研究;
17.推动学生艺术素养发展的的方法与手段研究;
18.艺术教育环境和氛围的构建;
19.学生美育发展水平监测指标、艺术素养绿色指标研究;
20.提升基础薄弱大学生艺术素养、文化自信策略研究。
21..建立学校艺术工作质量监督、评价及报告制度研究;
22.加强远郊农村学校美育教育工作的研究;
23.学校美育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发展研究;
24.公共艺术资源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5.学校艺术教育质量监测与管理。
四、注意事项
1.以上所列只是对重点研究内容和方向的提示,申报人可根据自己的研究特长自行拟定研究题目。
2.申报人尽量不要使用指南中提示的研究方向作为标题,以避免申报题目的集中与重复。
3.申报的选题应在指南基础上进一步综合、深化、细化,注意研究的区别和特色,增强针对性和适用性,避免一般化和同化研究。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