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组织申报2021年度嘉峪关市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
进行中
已截止
农业;军工;文化旅游;基础研究;农药;医药;节能减排;灾害监测;灾害预警;应急救援;再生利用;社会管理;文化遗产;植物资源;食品安全预警;中药;病毒传播;功能材料;垃圾分类;自然灾害
+
2021-03-24 14:53:53
基本情况
发布机构
嘉峪关市科学技术局
订阅
+
文 号
课题方向
农业;军工;文化旅游;基础研究;农药;医药;节能减排;灾害监测;灾害预警;应急救援;再生利用;社会管理;文化遗产;植物资源;食品安全预警;中药;病毒传播;功能材料;垃圾分类;自然灾害
资助力度
*
资助范围
甘肃省
截止时间
*
公告原文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的核心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按照2021年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要求,现发布《2021年度嘉峪关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请各相关单位根据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     附件:1.2021年度嘉峪关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2021年度嘉峪关市科技计划自筹经费项目申报指南    3.嘉峪关市揭榜挂帅制项目需求表      嘉峪关市科学技术局    2021年3月23日    嘉科局〔2021〕8号 嘉峪关市科学技术局 关于组织申报2021年度嘉峪关市 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的核心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按照2021年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要求,现发布《2021年度嘉峪关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请各相关单位根据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 附件:1.2021年度嘉峪关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2021年度嘉峪关市科技计划自筹经费项目申报指南 3.嘉峪关市揭榜挂帅制项目需求表 嘉峪关市科学技术局 2021年3月23日 附件1 2021年度嘉峪关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021年嘉峪关市科技计划组织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城市发展战略导向有机结合,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聚焦“两高”“三城”“六共”发展战略、十大生态产业“433”梯次布局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通过年度科技计划的实施,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把完善核心科技产业链与需求侧改革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基础、关键和引领作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科技支撑不足,以最大化实现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加快推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一、计划体系 2021年市级科技计划按照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计划、创新基地和人才计划、知识产权计划等5类主体计划组织实施。 (一)科技重大专项计划。围绕十大生态产业发展需求,充分体现政府目标和创新导向,整合科技资源,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集中力量解决我市工业、农业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重点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的集成度高、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重大科技项目,促进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在重大战略任务、共性关键技术、重要民生改善、重点产品研发等方面实现产业化突破。 1.工业领域:重点围绕下列9个方向(题目)组织申报项目:冶金及深加工、煤化工、先进装备制造、汽车制造及配套、新能源开发利用、新材料研发、军民融合、节能环保、重点产业“三化”改造。 2.农业领域:重点围绕下列9个方向(题目)组织申报项目:作物新品种选育、优势特色产业关键技术提升与规模化发展、草食畜牧良种繁育与健康养殖、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中药材种植及加工、设施农业技术及装备、精准灌溉技术及装备、智慧农业技术与智能农机装备、农产品精深加工及储运技术。 3.社会发展领域:重点围绕下列9个方向(题目)组织申报项目: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技术攻关及集成应用、中药研制开发、文化旅游发展、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研发、公共安全监测预警技术研发、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技术研发、智慧城市管理及公共服务信息化技术研发、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防灾减灾三个方面)实战监测预警预防调度指挥的综合应用技术研发。 (二)重点研发计划。聚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技术需求,以解决经济社会公益性技术创新和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培育新兴产业为目标,突出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和试验试制,分工业、农业和社发领域申报。 1.工业领域:支持装备制造、新型功能材料、新能源集成利用,特殊功能材料、核用材料及产品、航空航天专用材料及产品研发,新型化工新产品研发;军工技术在民用领域的转化应用,电子信息应用技术开发,互联网平台应用与开发;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以及重点产业“三化”改造等方向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与集成创新。 2.农业领域:支持现代种业、现代林业、绿色储藏、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农产品储运与加工、循环农业与生态环境、设施农业与节水农业、名优特农作物高效安全生产、生物农业技术应用,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现代食品加工及技术装备、畜禽重大疾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农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创新、智慧农业技术与智能农机装备等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与示范推广、生物灾害监测及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园林绿化精细化养护管理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推广。 3.社会发展领域:支持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能源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研发,土壤污染治理,荒漠化治理与恢复,土壤污染物监测等研究和示范;污染应急处置,安全生产保障装备及技术,食品安全预警与控制技术,重大自然灾害预警技术,社会治安防范与控制技术的示范应用,防灾减灾救灾相关研究;支持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及相关疾病防控研究,医疗装备及防护用品研发,高效低毒医用消毒用品的研发,地方疾病、慢性病、传染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医药技术创新,医药产业品牌培育;支持社区便民惠民服务技术,绿色城镇及低碳发展技术,智慧城市公共管理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的示范应用;生活垃圾分类的技术攻关和研究,厨房废弃物和地沟油治理;VR/AR、5G、3D等技术在商贸、物流、教育、文化文物、旅游景区、娱乐等领域的推广应用;科教协同、产教融合、教育信息化;政法融合、政法智能化;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湿地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研究。 (三)技术创新引导计划。技术创新引导计划包括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软科学专项、民生科技计划专项(含科技特派员专项)。 1.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含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开展的研发项目,包括: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中试以及规模化生产;具有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产业优势,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的技术创新项目。鼓励并优先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产学研结合项目、节能减排有利于环境保护项目、高新技术园区及各类孵化和产业化基地的创新创业项目。支持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围绕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开展的科技服务。 2.软科学专项。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复杂的决策问题,重点支持科技人才激励办法、科研诚信和科研绩效评价、科技支撑生态产业发展、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科普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外国专家服务甘肃工作机制、“一带一路”国家合作、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管理等领域,为决策科学提供战略性研究。 3.民生科技计划专项(含科技特派员专项)。重点围绕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城镇化发展等领域的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开展集成和示范应用,在基层示范应用一批综合集成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成果,培育和壮大区域特色产业,改善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加强科技信息网络建设,提升科技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和服务基层社会建设的能力。围绕全省乡村振兴,支持科技特派员牵头,通过“项目+团队”的形式,深入农村开展技术服务,引导实用科技成果在乡村转化;支持科技特派员牵头,依托法人实体,建设一批提供技术示范、成果转化、技能培训等的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四)创新基地和人才计划。创新基地和人才计划包括市级重点实验室计划、市级技术创新中心计划和青年基金计划。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和社会发展领域,支持重点实验室、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进一步优化布局和能力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农业科技园区、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发展建设。鼓励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等各类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对外开放共享和提供技术服务,实现跨机构、跨区域的开放运行和共享。支持中青年科研人员和创新群体,以产学研结合新型培养模式,加大对各层次人才及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及支持力度,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科技领军人才、优秀团队和创业人才。 (五)知识产权计划。围绕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加快专利技术产业化,更好发挥知识产权对经济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 二、组织原则 2021年市级科技计划组织工作,围绕落实《嘉峪关市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措施》《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强化科技引领的意见》,准确把握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导向,紧扣经济社会重大需求,在重点领域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攻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准确把握科技创新的示范引领作用,把科技创新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围绕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壮大骨干企业、解决民生难题,加强和改善科技供给;准确把握科技创新的改革重点,以科技计划为引导,努力在创新资源配置、创新绩效评价、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等环节取得突破。 为攻克制约我市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探索实施揭榜挂帅科技项目,设立技术攻关类、成果转化类项目。 三、申报条件 (一)在嘉峪关市依法注册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独立核算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单位;在嘉的中央、省、市各相关部门和事业单位;省属高校及科研院所。 (二)项目紧密结合嘉峪关市的技术需求,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创新性明显,技术处于省内先进水平以上,无知识产权纠纷,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三)具有项目实施的基础和条件,自筹资金落实,有健全的科研、财务、资产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 (四)进入产业化生产阶段的项目,须经投资主管部门批准立项并提供相关可研、环评、初设等审批文件(批复、核准、备案)。 (五)符合申报项目所属计划类别的其他申报条件。 符合以下条件的项目优先支持:以企业为申报主体,依托市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平台或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申报主体为高新技术企业等科技型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者通过研究开发能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产品或技术与制定国际、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相结合的项目;已列入国家和省、市级有关部门相关计划或得到所在高校、研究院所相关基金支持的项目。 (六)申报重大专项的单位须具有良好的研究开发条件和团队,并具有研发成果产业化的良好基础;鼓励产学研联盟联合申报重大专项,联合申报方必须签订共同申报协议,明确规定各自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并作为申报书的附件;具有研发机构和研发计划,预期能开发出新产品、新品种、新技术,并能建立一定规模的中试生产线或示范推广基地;申报工业类科技重大专项企业2020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原则上不低于3000万元,项目总投资应超过800万元;申报农业及社发类科技重大专项要求企业及其他项目申请单位原则上要求项目总投资应超过300万元。 (七)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不予支持:项目负责人主持的在研市级科技计划项目达到2项;项目承担单位或项目负责人存在科研诚信问题(包括项目逾期未验收、项目执行或资金使用违规未完成整改、申报材料造假、科研不端等问题);同一项目多头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或项目负责人在跨部门联合惩戒的黑名单内;申报当年及上一年度存在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严重环境违法行为及不良信用记录的单位;合作研发或联合申报的项目,其成果及知识产权归属未做明确约定的项目。 四、其他事项 依据《嘉峪关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等规定,2021年度嘉峪关市科技计划项目组织管理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一)组织申报时间。网络在线填报时间为2021年3月23日至2021年5月9日,推荐部门初审推荐时间为2021年5月10日至2020年5月14日。 (二)组织管理流程。项目组织申报基本流程为:符合条件的单位申报、推荐单位推荐、主管单位审核受理等基本程序。 项目申报和初审推荐工作在“嘉峪关市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网址:http://kjj.jyg.gov.cn/)”网上受理。 1.申报。 具有法人资格的机构进行网上注册和申报。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产学研联盟等组织申报的项目应当在申报单位(依托单位)备注中说明。涉密项目不得通过“信息系统”进行网上申报。 揭榜挂帅项目的申报流程:由市内龙头、骨干企业针对自身重大技术难题提出技术需求,或由市内外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针对嘉峪关资源、产业特点提出拟进入中试或产业化的科技成果,市科技局张榜公示征集揭榜方,组织需求方与揭榜方对接,双方达成协议后联合申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以揭榜挂帅方式申报的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应当符合重大专项要求,项目第一承担人应为本市注册的法人,向科技局提供双方协议的副本,双方协议中应明确考核技术指标、所需资金总额与来源、所产生的成果及知识产权归属等事项。 2.初审推荐。 按项目申请单位的行政隶属或行业隶属初审推荐。 3.审核受理。 市科技局对通过推荐的项目进行审核受理,按程序组织项目论证评审。 4.材料报送。 (1)申报项目经推荐单位审核推荐,市科技局审核受理后,申报单位通过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打印项目纸质申报书(申报书份数为1份),于网络申报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报市科技局计划科。 (2)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重点研发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项目需在项目申报系统上传项目实施基础条件相关照片(照片不超过3张,合计大小不超过10M)后,方可提交项目电子申报书。 5.市科技局受理联系人: 刘文斌 0937-5979908 18993701083 惠 洋 0937-5979908 17793772399 冉海燕 0937-5979916 18298958705 附件2 2021年度嘉峪关市科技计划自筹经费 项目申报指南 为充分调动全市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发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撑引领作用,引导全市社会发展领域科研力量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人才培养,根据《嘉峪关市科技计划自筹经费项目管理办法(暂行)》,市科技局启动实施科技计划自筹经费项目(B类计划)申报工作,现将指南发布如下: 一、组织申报时间 网络在线填报时间为2021年3月23日至2021年5月9日。 推荐部门初审推荐时间为2021年5月10日至2020年5月14日。 二、组织管理流程 项目组织申报基本流程为:符合条件的单位申报、推荐单位推荐、主管单位审核受理等基本程序。 项目申报和初审推荐工作在“嘉峪关市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网址:http://kjj.jyg.gov.cn/)”网上受理。 (一)申报。 由项目申报单位按市科技局年度科技计划申报通知要求,自愿以书面形式向市科技局提出组织或承担B类项目申请,在项目申报书中注明B类项目。 (二)初审推荐。 按项目申请单位的行政隶属或行业隶属初审推荐。 (三)审核受理。 市科技局对通过推荐的项目进行审核受理,B类项目的申报需提供该项目申报日期起半年内的查新报告,无查新报告或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受理。 (四)材料报送。 申报项目经推荐单位审核推荐,市科技局审核受理后,申报单位通过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打印项目纸质申报书(申报书份数为1份),于网络申报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报市科技局计划科。 (五)市科技局受理联系人: 刘文斌 0937-5979908 18993701083 惠 洋 0937-5979908 17793772399 冉海燕 0937-5979916 18298958705